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2022-02-23 14:32
2020年,襄州区慈善总会在市慈善总会的指导下,在区委、区政府、区民政局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加快推进慈善事业为目标,坚持扶贫济困、帮贫解难为宗旨,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做好慈善款物募集和使用工作
疫情发生后,襄州区慈善总会迅速起草了襄州区慈善疫情防控募捐活动方案,并依法依归完成上报备案工作。接受防疫捐款24241786.44元,并按政策全部拨付;为确保社会各界捐赠资金在最短时间到达最需要的地方,根据襄州区防控指挥部的合理安排部署,所募捐的钱物已经全部、及时发放到区直各定点救治医院、社会福利机构、镇(办)、村(社区)等最需要的地方。
二、及时对接疫情防控服务工作
1、襄州区慈善总会及时受理和回复各种捐赠咨询,做好疫情防控宣传,确保捐赠渠道的畅通,做好捐赠反馈。
2、及时完成捐赠款物数据的统计和汇总,联合银行做好防控疫情捐赠资金的拨付。
三、主动接受监督、公示募捐信息
1、每天接受的捐赠款物都建立台账,按时上报省市各相关部门,做到随时有备可查。
2、为捐赠做出贡献的单位、个人颁布捐赠证书,弘扬慈善力量。
四、做好各项慈善公益活动
开展了“环保亮化工程建设美丽新农村” 、“深圳法兰尼净水器建康饮水公益慈善惠民” 、“建科品牌净水器健康饮水公益慈善惠民” 、“维生源净水器慈善惠民”、 “爱尔眼科慈善送光明”等活动。
五、立足项目和慈善品牌建设
1、落实好国家卫健委和民政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心理援助与社会工作服务的通知》、《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心理疏导工作方案》等通知精神和襄阳市慈善总会有关要求。襄州区慈善总会统筹使用慈善资金,与襄州区社会工作者协会合作开展“爱在襄州”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以受疫情影响的特殊困难群体为重点服务对象,辐射襄州区有项目需求的家庭。在项目开展与推进工作中:一是我们将通过设立一个心理服务热线或微信群,畅通居民情绪宣泄通道,为居民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及时了解居民面对的心理健康问题;二是培育本土社会工作服务人才和志愿服务力量、孵化社区社会组织;三是发展慈善事业推介,联系、结对襄州区所辖一至两个企业、商户,鼓励企业、商户多多参加慈善活动,为慈善事业助力添彩;四是打造公益品牌,助力疫情防控和社会治理创新。
2、对中华光彩事业基金资助古驿镇古驿社区“医站通”项目前期工作进行跟踪。
六、按照扶贫济困原则,开展多元化慈善公益活动
1、完成韩红基金会捐赠物资发放工作。
2、襄州区慈善总会救助17贫困大学生,金额85000元。
3、拨付黄集“助寒门圆梦基金”贫困学子25人,金额84000元;
4、开展“六一关爱留守儿童”慈善公益活动,发放善款12800 元,购买书包、文具发放给困难学生。
5、湖北大河建设有限公司定向捐赠困难学生1名,金额5000元;2户贫困家庭,金额12000元;困难党员1名,金额5000元。
6、襄阳徐东置业有限公司定向捐赠襄州区双沟镇郭庄村新农村建设 200000元。
7、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襄阳市襄州支公司定向捐赠襄州区峪山镇陈集村扶贫款30000元。
8、襄州区慈善总会拨付襄州区朱集镇建立乡村图书馆运转资金10000元。
七、着力完善自身建设
1、严格财务管理制度。2020年区慈善协会收入、支出管理符合《慈善法》有关规定。主动接受襄州区审计局对疫情专项款物的专项审计和抽查审计,疫情捐赠款物的专项审计已全部顺利通过。
2、提高人员素质,要规范程序。最重要的是透明,第一笔捐款、财务流程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向捐助人、社会说明它的使用、流向和去向,这样便于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八、继续加强慈善文化宣传
做好每年9月5日“慈善一日捐”的宣传工作。深入学习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领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的重要意义,在全区积极营造慈善文化氛围,努力创建社会捐赠和救助平台,着力为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排忧解难,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救助工作的宗旨和慈善理念,不断增强广大群众的慈善意识,逐渐在社会形成人人关心、支持、参与慈善活动的社会风尚。
襄州区慈善总会
2021年2月26日